应对青少年信用卡犯罪的法律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应对青少年信用卡犯罪的法律措施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12

 
106993

失火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主体

失火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二、犯罪主观

失火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具体来说,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火灾,并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然而,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行为人没有预见或虽然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这里的疏忽大意和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对火灾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而不是对导致火灾的行为的心理态度。在实践中,有些案件中行为人明知故犯,如明知在特定区域内禁止吸烟却禁而不止等,但对火灾危害结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其发生,这种情况应定为失火罪。行为人对火灾的发生在主观上具有犯罪的过失,这是其负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如果查明火灾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如雷击、地震等引起的火灾,则属于意外事故,不涉及犯罪问题。

三、犯罪客体

失火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的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种情况。

四、客观表现

失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首先,行为人必须有引起火灾的行为。失火一般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如吸烟引起火灾,取暖做饭用火不慎引起火灾。例如,做饭不照看炉火,安装炉灶、烟囱不符合防火要求,在森林中乱烧荒,或者在做饭、取暖时不注意防火,导致火灾并造成重大损失,就构成失火罪。如果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或者在生产中违章作业或强令他人违章作业而引起火灾,则分别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重大责任事故罪。如果火灾不是由于行为人的失火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则不构成失火罪。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仅有失火行为未引起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不严重,不构成失火罪,而属于一般失火行为。最后,上述严重后果必须是失火行为所引起的,即与失火行为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一特征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
延伸阅读
  1. 青少年犯罪法律规定
  2. 青少年犯罪
  3.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4. 未成年人的权利、义务和“违法”“犯罪”的概念
  5. 入室抢劫犯罪中止判多少年

犯罪热门知识

  1.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2.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
  3.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
  4.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5.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
  6.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7.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