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9-13
目前大多数城市房地产拆迁评估采用的估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方法是通过将基准价格与成新度、区位、临街等系数综合考虑来确定拆迁价。然而,这种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不符。首先,房屋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不仅受到其固有的物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市场上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后者的影响往往比前者更大。例如,房地产的周边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使是同一区位的房地产,周边环境也可能不同,这是由于房地产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仅仅以基准价格来估算房地产的市场价是没有说服力的。其次,资料中也找不到“基准价格”一词的来源,更谈不上其计算的依据和科学性。
房屋基准价格的确定是由政府认定的估价机构进行测算,并由政府与相关部门一起确认其测算结果。实际上,这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无法摆脱政府的干预。因此,房屋基准价格并不是市场行为,无法准确反映市场房屋价格的变化,甚至可能存在政府及其部门有意压低基准价格的行为。
土地的补偿价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一些城市现行的房屋拆迁补偿价是通过结合成新的方式确定的,其结果只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房屋这一有形状态的价值,而无法正确反映房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价值,更无法反映土地这一无形资产的价值。因此,这种方式往往导致补偿价较低。它没有充分考虑到房地产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合理利用土地的因素,而是将土地与房屋的重置价合并计算,并以房屋的建筑面积作为测算依据。这必然导致同样面积和数量的土地,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大的土地价格较高,这是不合理的。政府部门干预较多,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体现政绩,压低价格、压低成本,对待拆迁户不公平,损害了政府形象。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于一些拆迁房的情况,要使其完备、完善相关手续非常困难。而一些城市过于强调手续的完善,在房屋性质的认定上过于刻板教条,没有考虑实际用途和使用价值。最终导致不尊重历史,无法反映房屋所能带来的更大收益这一客观事实。
众所周知,安置房是由拆迁人提供的,其价格应该由开发商根据市场情况确定。但是,被拆迁房屋的补偿价是否完全符合市场价呢?显然是有差距的。首先,在房屋的拆迁补偿价确定上存在问题。其次,安置房价格滞后于拆迁房,不是同一时期的价格。这必然导致安置房价和拆迁补偿价之间存在着不公正和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