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2-27
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是指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的程度。一般来说,过失犯罪在行为上必须达到较为严重的结果,否则可能不会承担刑事责任。
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这意味着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明知可能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仍然故意忽视或轻视这种可能性。行为人的主观态度是评判过失犯罪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
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过失犯罪必须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通常情况下,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规定的特定结果除外。这意味着只有当特定结果发生时,过失犯罪才成立。
对于这类过失犯罪,必须有相应的刑法分则明确规定其处罚。这些分则规定了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相应的刑罚幅度。只有在分则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对过失犯罪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