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4-01-22
在面对食品安全事故时,消费者往往无法投诉,因为监管主体分散,没有一个单位能够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即使存在一些有责任牵连的单位或部门,但他们没有行使有力的监管职责,导致监管信息不足。此外,单位或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使得食品安全管理出现漏洞。
很多地方发生的安全事故存在一个问题,即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制度与当地实际情况不符。地方执政者生搬硬套,或者没有经过推广的实施,导致经商者对安全食品标准、法律责任等政策模糊不清,与地方行政者的不认同以及监管手段的不切实际。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或减轻社会危害。
在调查食品安全事故时,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外,还应查明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否失职、渎职。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不仅需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更重要的是提升公民道德意识。只有每个人的综合意识提升了,社会才能更加美好稳定,食品安全也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