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的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应按想象合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以
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宪法第4条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分裂的行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所侵犯的民族平等权利也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平等权利。第二百四十九条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七条中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的主要特征: 一是,侵犯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也侵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侮辱、诽谤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破坏选举罪。刑法分则条文中没有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不得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管制期满解除管制,政治权利也同时恢复。也就是说,主刑的执行期间虽然不计
利用网站、网页、论坛、博客、微博、即时通讯工具、聊天室、手机应用软件及其他网络应用服务的建立、开办、经营、管理者,如果明知他人散布、宣扬利用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思想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或者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内容,允许或者放任他人发布,也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