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发生后,尤其是工伤待遇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应当首先进行协商,以达成解决方案。对职工来讲,尤其要注意使用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因为发生工伤的职工,往往还要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如果过分强调用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能会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不便。仲裁委员会
就劳动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与其他民事诉讼程序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劳动发生纠纷之后,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注意,向监察部门举报和到调解委员会调解都不是必经过程,但是劳动仲裁却是起诉的必经过程。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
即符合仲裁法规定的当事人申请仲裁的纠纷应当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不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不能申请仲裁。
要毁约走人,先得付上一笔违约金,这在很多人脑海里几乎已是“常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对于事业单位的职工来说,除非特例,今后签订聘用合同就可以不必再设违约金。上海市人事局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周*生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针对目前人们对违约金的认识
具体需要看实际情况。如果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仲裁机构受理仲裁需要有选择他们仲裁协议或者条款。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
仲裁具有保密的特点,不公开审理,开庭审理案件,不允许旁听,不允许新闻媒体采访,案件的有关事实和裁决结果不向当事人之外的任何人公开,能更好地保护保险企业的商业信誉。仲裁受案的依据是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的保险纠纷仲裁委员会无权受理。保险企业要想通过仲裁
2008年4月25日,原告辞退被告,被告于该日离开原告公司。2008年5月11日,被告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原告支付经济补偿金11,000元以及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5,500元。上海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于2008年9月24日裁决原告支付被告一个月通知期工资960元,对于被告的其他请求不予
老板拖欠工资找不到人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也可以起诉,当被告人缺席判决时,仍按照审判结果处理。要找劳动监察部门或者法院解决,拖欠工资属于劳动和经济纠纷案,不归公安部门管辖,报警了也不会被受理。
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方式与解决其他各种商事纠纷一样,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形式,用仲裁方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的涉外仲裁制度始建于50年代,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组建了150多家仲裁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
仲裁协议是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文件;是当事人申请仲裁和仲裁机构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没有仲裁协议而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更不能对案件作出裁决。如果仲裁机构对没有仲裁协议的纠纷案件予以受理并作出了裁决,则
公司和劳动者遇到纠纷解决方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协商;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劳动报酬纠纷的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纠纷一般是以属地管理为主,如果用单位所在地与劳动合同履行地不一致的,也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二十一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首先你要从劳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请。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
如果双方没有在合同上约定,或者出现纠纷后双方又难以协商到仲裁委员会仲裁的,就不能到仲裁委员会去仲裁。《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不要违反环保的有关规定
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不是仲裁的前置程序。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