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法律知识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征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0-28

 
99720

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特征及其对环境污染侵权诉讼的影响

一、主体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

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中,加害方往往是具有经济、科技、信息实力的公司、企业集团甚至跨国公司,而受害方则多为普通农民、渔民或市民,他们缺乏规避和抵抗能力。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环境污染侵权行为中的主体间存在明显的不平等性。

此外,环境污染往往是由不特定的多数人的日常行为所导致的,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引发的光化学污染事件以及其他复合侵权事件。因此,确定加害方的责任在某些情况下是非常困难的。同样,受害方的确定也是具有挑战性的,例如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造成的癌症患者数量众多,且会对后代产生危害。

二、侵害过程的间接性、复合性

环境污染是一种间接侵权行为,加害方的行为往往并不直接对受害方或其财产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环境”这一中介物对其中的人或物造成损害。这种间接性使得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过程变得复杂。此外,污染物质的来源广泛且性质各异,它们进入环境后会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并通过自然规律的迁移、扩散、富集等现象,使得损害过程具有显著的复合性。

三、损害结果的持续性、潜伏性

环境污染的损害后果是持续存在的,即使停止污染物的排放,损害也不会立即消失,而会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特别是对于疾病损害,受害者往往无法及时发现,潜伏时间可能很长,即使发现了也很难迅速消除。因此,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具有明显的潜伏性和滞后性。例如,日本在70年代发现的骨痛病,其潜伏期长达十余年。另一个例子是日本富山县神道川河岸的炼锌、炼铅厂将含镉的废水排入河流,居民饮用了含镉的水和食用了用含镉的废水浇灌的稻米,导致镉在人体内积聚,十几年后才出现骨骼变形萎缩的后果。

延伸阅读
  1. 本世纪以来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
  2. 《环境保护法》与侵权责任
  3.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污染损害诉讼时效
  4. 有关环境污染侵权抗辩事由
  5.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制度现状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高空坠落物的责任认定如何判断是哪一方
  2.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3.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4. 高度危险作业及责任概念解读
  5.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及侵权责任
  6. 高空抛物砸坏阳台玻璃:物业的法律责任分析
  7. 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及补偿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