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司法解释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6-26
刑法是国家针对一些刑事案件而出台的法律,刑法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很对存在的一些情况不断地进行修正和完善。也对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进行立法,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的法律也相继出台。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介绍下刑法修正案九污染环境的主要内容。
污染环境罪司法解释的重要性和适用范围
刑法修正案的背景和目的
刑法修正案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刑法中不再适应的条文进行修改和补充,以完善刑法体系。刑法修正案是根据刑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的具体修正,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污染环境罪的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依法惩治环境污染犯罪,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进行解释。
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
- 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标准三倍以上的;
- 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
- 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
- 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
-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
-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
- 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
- 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
- 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 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 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的规定,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六项至第十三项规定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
- 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的;
-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 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的;
- 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
- 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 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 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 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
- 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从重处罚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行为,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 阻挠环境监督检查或者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的;
- 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使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
- 在医院、学校、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及其附近,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 在限期整改期间,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实施前款第一项规定的行为,如果构成妨害公务罪,应当以污染环境罪与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
从宽处罚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对于实施污染环境罪的行为人,如果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并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单位犯罪的处罚
对于单位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之罪的,依照本解释规定的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共同犯罪的处理
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无经营许可证或者超出经营许可范围,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应当以污染环境罪的共同犯罪论处。
多重犯罪的定罪处罚
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犯罪的,应当根据处罚较重的犯罪进行定罪处罚。
财产损失的范围
本解释所称“公私财产损失”包括直接造成财产损毁或减少的实际价值,以及为防止污染扩大、消除污染而采取必要合理措施所产生的费用。
司法鉴定和证据使用
对于案件中涉及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应当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解释的适用和废止
本解释适用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的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6〕4号)废止。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