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环境侵权是什么意思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法律知识

不可抗力环境侵权是什么意思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2-19

 
99614
不可抗力可以用到非常多的地方,有在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那么,在我国的法律中,不可抗力环境侵权是什么意思呢?针对这个问题,相信好多人是不清楚的,那么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不可抗力环境侵权的相关知识,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件,对相关内容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以阅读下面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不可抗力环境侵权的含义

《民法通则》第六章规定了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其中第一百零七条规定了不可抗力的免责事由。根据该规定,当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或造成他人损害时,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环境保护法》对不可抗力的规定

在环境侵权领域,我们需要了解哪些法律对不可抗力这一免责事由做出了具体规定。《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对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进行了限定。根据该法,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且采取了及时措施仍然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加害人不承担责任。除非其他单行法律、法规对不可抗力有另外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对不可抗力的规定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对不可抗力的规定与《环境保护法》相同。根据旧《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情况下,免予承担责任。而新《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由于不可抗力造成水污染损害的情况下,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然而,新《水污染防治法》对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的范围进行了扩大,与《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不一致。根据一般观点,下位法的规定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因此新《水污染防治法》对不可抗力的扩大是无效的。然而,从立法体系的角度来看,新《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法》都属于法律,并且出于同一效力渊源,处于同一效力位阶。因此,在水污染侵权行为领域,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所有不可抗力都可以作为免责事由,无需经过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的条件。

综上所述,新《水污染防治法》对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的范围的扩大是有效的,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应适用该规定。

延伸阅读
  1.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
  2. 船舶碰撞纠纷的四种情形
  3. 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的适用
  4. 火灾造成的损失责任归属问题
  5. 地震房屋倒塌:索赔责任及赔偿方式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无主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归属
  2. 确定赔偿数额的标准
  3.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种类
  4. 是否可不赔偿侵权责任的问题
  5.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6. 案情回放:搬卸工告老板获损害赔偿
  7. 个人非商业盗版侵权的赔偿方式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