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9-14
根据《票据法》第65条的规定,持票人在追索票据权利时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合法证明,否则将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所谓的"规定期限"是指《票据法》第17条规定的行使权利期限,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 针对出票人和承兑人的追索权,期限为2年;
2. 针对一般前手的追索权,期限为6个月;
3. 针对票据债务人付款后获得的票据权利再行追索的情况,期限为3个月。
尽管《票据法》第65条规定了即使持票人丧失追索权,仍可以要求承兑人或付款人承担责任的补救措施,但实际上,持票人只有在承兑人或付款人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或者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破产、被责令停止业务活动等情况下,才能行使追索权。因此,前述补救措施的实际意义存在疑问,即使承兑人或付款人承担责任,持票人也可能无法获得实际的受偿。此外,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也导致持票人的保障范围缩小。因此,持票人应当及时行使追索权,以尽可能在最大范围内保障自身权益。
根据《票据法》第66条的规定,持票人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追索通知义务。虽然这项规定并不影响持票人行使追索权,但是如果持票人延期通知导致前手或出票人遭受损失(主要是逾期付款利息的损失),持票人仍需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