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29
互联网的安全和信息保护问题在我国得到了法律的明确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0年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并于2012年颁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此外,国务院于2000年制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第一至第五条规定了网络犯罪的刑法问题,明确了五类网络犯罪的刑事责任。
《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则重点关注网络信息安全保护问题。其中,第一条规定了不得以非法手段窃取或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主要涉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服务规范问题。
我国刑法中也包含了专门规定网络犯罪的相关条款。其中,第285条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第286条规定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第287条对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其他犯罪行为进行了提示性规定。
第363条规定了制作、复制、出版、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364条规定了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其他淫秽物品的行为。
除了上述法律规定外,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以进一步明确网络犯罪的相关问题。这些文件包括: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网络赌博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和2010年分别颁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若干问题的解释》及《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3年颁布的《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此外,还有200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相关文件。
这些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网络犯罪法律体系,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