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1-15
人身伤害的发生可以归为刑事犯罪和民事侵权两大类。刑事犯罪包括故意伤害、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拐卖等犯罪行为,而民事侵权则包括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行为。特殊侵权行为指的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产品质量不合格等行为所致的人身伤害。此外,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事故也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发生。
根据民事责任的原则,公民受到违法犯罪行为或其他伤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得到赔偿。同时,这种伤害行为还会对受害人及其亲属产生精神损害。然而,对于精神损害是否应该进行赔偿,目前在民法学界和司法界尚存在争议。
精神损害指的是民事主体精神活动的损害。精神是人的意识活动及其内容和成果的总称,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人的意识活动。精神损害发生在侵权行为中,侵害了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破坏了自然人生理、心理上的精神活动以及自然人、法人维护其精神利益的精神活动,导致受害人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的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具有补偿、慰抚和惩罚的作用。
首先,精神损害赔偿以财产的方式补偿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填补受害人的损失,使其得到平复。
其次,金钱赔偿可以满足受害人的人身及精神需要,为受害人提供慰藉,并在其他方面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尽管金钱无法弥补精神损害,但它可以帮助受害人克服精神创伤,慰藉其感情伤害,平衡消极影响。
最后,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惩罚功能。虽然精神损害是无形的,但其对受害人的负面影响更久、更深。如果不对侵害者进行惩罚性的制裁,将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人身权益。
确立人身伤害精神赔偿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合法性。
首先,加害人实施人身伤害行为的主观状态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其次,加害人实施的人身伤害行为不仅损害了受害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还导致了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严重后果。
此外,加害人实施人身伤害行为还会对间接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加害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