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的差别和联系是什么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8-31
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的差别和联系
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过错责任原则是确定侵权责任的一种原则。根据该原则,当公民或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时,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此外,如果公民或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了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或人身,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换句话说,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侵权行为方承担责任。
公平责任原则
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公平责任原则是确定侵权责任的另一种原则。根据该原则,当事人之间如果都没有过错,即都没有侵权行为,但造成了损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共同承担民事责任。换句话说,公平责任原则要求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双方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及其监护人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造成的他人损害,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责任,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而对于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造成的他人损害,应当从其个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如果个人财产不足,由监护人进行赔偿。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而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如果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没有过错,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特别是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而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
如果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造成他人损害,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而在劳务派遣期间,如果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造成他人损害,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还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个人劳务
在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的情况下,如果提供劳务一方因为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而如果提供劳务一方因为劳务自己受到损害,责任的承担将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