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人身损害,如何责任承担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1-28
摘要:人身损害的发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大家关注的重点显然是责任承担的问题。近几年发生了许多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案例,那么又该怎样担责呢?接下来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案例为您分析,供您参考。
案例:未成年人溺水身亡责任纠纷案
背景
2014年7月,一名8岁男童放暑假,希望学习游泳。男童的父母聘请了李XX作为游泳教练,并选择了某小区的游泳池作为学习地点。然而,在学习游泳的第二天,男童没有等到教练来接他,便自行前往游泳池。在游泳池内,男童遭遇溺水事故,尽管教练及时赶到并进行急救,但男童最终不幸身亡。
法庭审判
法院审理认为,物业公司作为泳池的管理者和受益者,有责任保障所有游泳客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在本案中,物业公司及其救生员未能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直到男童被救上岸时,救生员才得知发生事故。因此,物业管理公司应承担50%的责任。教练没有获得游泳教练资质,却仍从事这项工作。在发现男童偷偷进入泳池后,教练应意识到潜在危险。然而,教练既没有劝阻和提醒男童,还叫男童自己到大泳池边等待,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教练应承担30%的责任。至于小区开发商,他们是泳池所在小区的开发商。虽然泳池作为小区的配套设施,但开发商并未进行产权登记,也没有证据证明开发商对事故的发生有过错。因此,开发商不承担事故的责任。
分析
男童作为未满十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放任儿子独自在他人家过夜。明知教练无游泳教练员证,仍然允许儿子与其独自学习游泳,并未在旁监护。这导致男童没有等到教练来接他,自行前往泳池。因此,男童的父母应承担本次事故的次要责任,占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