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4-22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雇佣关系,而雇佣关系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为他方提供劳务并获得报酬的关系。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在提供劳动力和获取报酬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国家干预程度、行政隶属关系、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和用工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异。
劳动关系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劳动者因工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依据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处理。雇佣关系是一种民事关系,受民法和合同法调整,雇员在雇佣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的赔偿依据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处理。在责任承担方面,劳动关系下,用人单位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而雇佣关系下,雇主对雇员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江西省莲花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刘*益与死者曾*明之间是雇佣关系而非劳动关系。根据法律规定,雇主在雇佣活动中对雇员遭受人身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法院判决原告刘*益赔偿被告谭某等人的损失86934.71元。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与死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的不同决定了责任承担、解决纠纷的途径和适用的法律也不同。根据本案中的事实,原告与死者之间的关系符合雇佣关系的特征,因此法院认定其为雇佣关系。
此外,根据我国《道路运输条例》规定,从事道路运输需要持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原告未办理相关手续,因此无法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同时,原告也未取得个体工商户的法律身份。因此,原告与死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原告作为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死者的亲属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而不是通过劳动仲裁的程序。根据交警部门的认定,死者遭受的人身损害不是第三人的侵权所致,因此法院判决原告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