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7-06
根据中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海洋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一些制度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引入,明确了重要的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划定,以实现严格的保护。此外,根据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划,还要制定海洋功能区规划,并建立生态保护和补偿制度。对于一些关键海域污染物排放超标和未完成环保目标的海域,还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限制审批。这些规定是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本次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修改的主要动因是2011年康菲溢油事件。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最高罚款金额为30万元,被认为是杯水车薪。因此,本次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大处罚力度,取消了最高罚款金额的限制。一般或较大的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将按照直接损失的20%计算罚款,而重大或特大的事故将按照直接损失的30%计算罚款。此外,对于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放、非法排污以及未采取措施应对污染事故的行为,将按日计算罚款。同时,对于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除了对单位罚款外,还将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其一年收入的50%以下进行罚款。对于未经批准先行建设的海洋工程,将处以投资总额1%至5%的罚款。这些措施将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为了方便社会对海洋污染的监督,修改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要求环保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公布海洋环境信息。同时,排污企业也要公布排污信息,以便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