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浅论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修改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1-30

 
96139

环境立法目的的法律意义

立法目的是指制定法律的动机和意图,是法律内在的价值体现。从法哲学的角度来看,立法目的具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是指导法律形成和实现的目标,即通过制定法律来达到实际目的。其次,它是法律实现的基本价值和使命,用于评价法律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环境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制定的。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环境法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环境法的立法目的是通过运用法律这种有效的社会调控手段,确立国家的基本环境政策和目标,以解决环境问题。

国外部分国家环境立法目的分析

美国

1969年,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该法的目的是推进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生产和享受,防止和消除对环境和生物圈的损害,促进人类健康和福利,增进人民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理解,并设立环境问题会议。

根据该法的规定,国家应采取可行的手段来实现以下目的:

修改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建议

鉴于我国环境立法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为了使其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思潮,有必要对我国环境立法目的进行修改。根据对国外部分国家环境立法目的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通过修改环境立法目的,我国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保护的需要,推动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结论

立法目的是制定法律的动机和意图,对于环境立法来说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国外部分国家的环境立法目的,可以为我国环境立法的修改提供借鉴和参考。修改环境立法目的,可以使我国环境法更加符合国际环境保护思潮,推动环境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延伸阅读
  1. 水污染事件常有 刑责案例却鲜有
  2. 环境监管失职罪认定是怎么样的
  3. 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中)
  4.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程序有哪些
  5. 企业环境污染罪怎么判理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专家解读新环保法排污经营拒不改正将被拘留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司法解释
  3. 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有哪些
  4. 论光污染纠纷的法律适用
  5. 公益诉讼的概念是怎么样的
  6. 洛阳市对于环境保护行政赔偿的程序具体是怎样的
  7. 敏感点噪声排放标准是什么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