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法学视野下的环境权保护研究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31

 
96056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或者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或者破坏。因此本文拟从法学的角度对环境权的保护问题进行简单研究。

一、环境权的概念辨析

1、环境权的历史沿革

对于“环境权”的讨论和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0年,原西德一位医生向欧洲人权委员会提出控告,认为向北海倾倒放射性废物的违法行为违反了《欧洲人权条约》中关于保障清洁卫生的环境的规定。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是否将环境权纳入欧洲人权的讨论。

与此同时,在美国也出现了一场公众关注的争论,即公民要求保护环境,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的宪法依据是什么。传统的宪法和民法理论认为,公民无权对与自己无关的财产主张权利,因此公民对空气、水、阳光等环境要素是不能提出权利要求的。然而,密执安大学的萨克斯教授提出了“环境公共财产论”和“环境公共委托论”,认为环境要素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应被视为全体国民的“共享资源”和“公共财产”,任何人不能任意对其占有、支配和损害。为了合理支配和保护“共有财产”,共有人委托国家来管理。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权的观点,认为每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是基本权利之一,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

随后,美国和日本开始了环境权的立法实践。1969年,美国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具体规定了国家公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同年,日本在《东京都公害防止条例》序言中规定:“所有市民都有过健康、安全以及舒适的生活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因公害遭受侵害。”这些立法实践对于环境权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后,经过10年的讨论和研究,欧洲人权会议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接受了环境权的观点。197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欧洲环境部长会议上,《欧洲自然资源人权草案》将环境权作为一项新的人权加以肯定,并认为应将其作为《世界人权宣言》的补充。此后,联合国于1972年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普遍接受了环境权的观点,并在会议所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确认了人类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有保证和改善环境的责任。

综上所述,环境权的研究、讨论和立法实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延伸阅读
  1. 职务侵占是否属于扫黑范围?
  2. 重大污染事故罪的定义及要素
  3. 餐饮服务协议
  4. 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控制生态失调现象
  5. 本世纪以来环境保护法律的发展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破坏将受到处罚
  2. 环境侵权行为的主体
  3. 沈阳市室内环境质量问题调查报告
  4.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谁承担
  5. 新修改的法律规定加强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
  6. 西方环境保护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7. 环境刑事责任的法律根据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学校食堂承包合同范本
  2. 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3. 企业环保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4. 企业环保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