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2-18

 
95955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在各种活动中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运行和其它防治污染的有关情况,以及排放污染物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申报的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重要性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为了使环境保护部门能够了解本地区的环境污染状况和变化情况,以及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本依据。该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的决策、管理和其他各项法律制度的实施。

法律规定和法规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申报登记。第三十五条规定,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根据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也对排污申报登记制度进行了规定。

排污申报登记的要求

排污单位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时间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如果排污情况没有变化,可以定期申报登记;如果排污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应当按规定提前进行申报或事后及时申报。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时,排污单位必须如实填写申报表,不得瞒报或谎报,更不得拒报。

申报登记污染物的种类

申报登记污染物的种类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本地区情况确定的。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源等。大气污染物主要指颗粒物、二氧化硫和工艺过程中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等;水污染物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水污染物以及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物为重点;固体废物主要是有毒有害废物;噪声源重点是排放噪声强度大的设施。

申报登记的程序

排污单位需要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提出申请并如实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经排污单位主管部门审核后,由环境保护部门办理登记手续。排污单位在申报登记后,如果排污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应提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申报或在突发性重大改变后及时申报。环境保护部门会对排污单位的申报情况进行检查,以防止瞒报或谎报。

延伸阅读
  1.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
  2. 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的意义哪些
  3. 关于修改<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4. 原产地标记权法律规定
  5. 我国现行邮政储蓄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环境保护法常识:工业废水处理原则
  2. 专家解读新环保法排污经营拒不改正将被拘留
  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司法解释
  4. 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有哪些
  5. 论光污染纠纷的法律适用
  6. 公益诉讼的概念是怎么样的
  7. 洛阳市对于环境保护行政赔偿的程序具体是怎样的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