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0-05-25

 
95950
检察院是我国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利,如果他人的侵权行为,给社会带来损害的,检察院可以代表社会提起公益诉讼。那么,检察院公益诉讼的范围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检察机关不宜简单直接提起公益诉讼,应当先通过诉前程序。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之前,检察机关应当依法督促或者支持法律规定的机关或有关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之前,检察机关应当先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或依法履行职责。经过诉前程序,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没有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行政机关拒不纠正违法或不履行法定职责,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仍处于受侵害状态的,检察机关可以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什么是公益诉讼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有权对损害国家利益、集体或者个人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何谓公益诉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是否可以理解为:公益诉讼是指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即集体或者个人的民事行政违法行为,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有权并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这里所说的"机关",未明确限定包括哪些机关,故那些把检察机关排除在外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客观的,且缺乏法律依据的。

我国宪法第1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有法律监督统一正确实施的神圣职责,当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民事行政违法侵害后,能充分、有效地运用必要法律手段,代表国家提起或支持民事诉讼,忠实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完全符合宪法精神和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并且未侵害任何人的合法权益,是无可厚非的!

延伸阅读
  1.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
  3. 公益诉讼的概念是怎么样的
  4. 公益诉讼案件有公诉期吗
  5. 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是如何规定的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及其重要性
  2.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如何减少海洋污染范围
  3. 工业废水有害物质排放浓度标准
  4. 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环境污染的分类是怎样的
  5.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项目合同范本
  6. 废物焚烧炉:物质转化的过程
  7. 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及改革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