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02

 
95932
环境公益诉讼是我国公益诉讼的一种,主要是涉及环境保护方面,当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即将遭受侵害时,法律允许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那么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是如何规定的?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这个问题给大家整理如下,欢迎大家阅读。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认定

一、法律规定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1. 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2. 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二、主体资格的具体要求

1. 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包括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2. 设区的市,自治州、盟、地区,不设区的地级市,直辖市的区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被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3. 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其章程明确规定的宗旨和主要业务范围应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并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4.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在过去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到行政、刑事处罚。

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认定的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1. 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基金会等可以被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社会组织。2. 设区的市,自治州、盟、地区,不设区的地级市,直辖市的区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被认定为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3. 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的社会组织,其章程明确规定的宗旨和主要业务范围应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并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4.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所涉及的社会公共利益应与其宗旨和业务范围具有关联性。5.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在过去五年内未因从事业务活动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到行政、刑事处罚,符合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无违法记录”。
延伸阅读
  1. 刑事申诉案件的类型,如何提起刑事申诉
  2.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是什么意思
  3. 医疗纠纷过敏如何鉴定
  4.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主体的确定是如何的
  5. 公司还未成立签订协议可以吗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环境保护法常识:工业废水处理原则
  2. 专家解读新环保法排污经营拒不改正将被拘留
  3.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司法解释
  4. 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有哪些
  5. 论光污染纠纷的法律适用
  6. 公益诉讼的概念是怎么样的
  7. 洛阳市对于环境保护行政赔偿的程序具体是怎样的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