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的本质与重要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的本质与重要性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7-15

 
95910
对于因农村水环境恶化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方面的伤害和损失应如何损害赔偿的问题,我国《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做了如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章:侵权的民事责任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章的规定,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并造成污染损害的行为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相应地需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这一规定在我国的《民法通则》中首次明确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污染农村水环境并造成损害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二、进一步规定的民事责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基础上,我国的相关法律文件进一步规定了污染造成损害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并明确要求对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赔偿。

例如,《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1款规定:“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缴纳排污费、超标排污费或者被处以警告、罚款的单位不能免除其清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三、水污染损害赔偿的免责事由

《水污染防治法》中还规定了水污染损害赔偿中的免责事由,共分为三种情况:

  1. 不可抗力: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56条规定,如果水污染损失完全由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引起,并且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仍无法避免,那么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 受害者自身责任: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4款规定,如果水污染损失是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引起的,那么排污单位不需要承担责任。
  3. 第三者过错: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3款规定,如果水污染损害是由第三者故意或过失引起的,那么第三者应当承担责任。

四、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的处理程序

在程序上,《水污染防治法》对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也做了规定。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请求,由环境保护部门或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处理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如果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1. 海南海上合同纠纷如何找律师?
  2. 借款合同
  3. 技巧一:坚守阵地,表明决心
  4. 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承诺书
  5. 南阳拆迁纠纷哪里解决?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 环境侵权及其救济的性质和可供选择的途径
  3. 开征环境税 构建和谐社会
  4. 水污染防治法2024修订版内容是什么
  5. 举报半夜施工噪音大怎么举报
  6. 新环保法哪一年开始实施,破坏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
  7. 刑法中环境污染罪名具体包括哪些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