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知识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2-21

 
95830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

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确保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四条的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时,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以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协调。这一原则与国际环境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其中,“协调发展”强调制约发展的基本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当前和未来需求之间的关系。两者的目的都是确保社会的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二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原则是根据环境问题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环境管理的主要经验和教训提出的。各部环境法律中均体现了这一原则。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其中提到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预防为主原则具体体现的例子。此外,我国环境立法中确立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旨在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三、鼓励综合利用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之三是鼓励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利用物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做到物尽其用,以减少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综合利用资源,对固体废物实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活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四、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环境保护法律的基本原则之四是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开发者养护指对进行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环境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受污染环境进行治理。例如,环境保护法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对于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并负责处理。

延伸阅读
  1. 环境保护法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2. 垃圾焚烧必须坚持的四条基本原则
  3. 海难救助报酬是什么意思
  4. 环境保护法基本原则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为企业兼并重组提供司法保障的指导意见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有毒作业分级
  2. 违法排放污染物会受到什么惩罚
  3. 对经确认不宜继续使用的倾倒区该怎么处理
  4. 南安市“整治、推新”两手抓治理海水养殖污染
  5. 环境噪声检测标准如何判断
  6. 新农村建设污染治理的目的和意义
  7. 环境污染损害责任保险法的特征有哪些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