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罪处罚标准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22
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十分重要,环境舒适会使人身心放松,然而环境一旦污染,就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伤害,所以污染环境是犯法的行为。那么环境污染罪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污染环境罪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区别
污染环境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于5月1日起生效的一项新罪名。该罪名取消了原有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并将其改为"污染环境罪"。具体而言,该罪名指的是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含有放射性废物、传染病病原体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对于此罪名,根据情节的不同,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同时处罚金;若后果特别严重,则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可同时处罚金。
污染环境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区别
虽然污染环境罪与环境监管失职罪都属于结果犯的范畴,都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进而造成严重后果,且在主观上都具有过失的罪过形式,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故意形态,但主要是间接故意。然而,这两个罪名之间存在以下主要区别:
- 客体不同:污染环境罪的客体是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属于破坏环境资料的犯罪。而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客体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管理活动,属于渎职犯罪。
- 客观方面不同:污染环境罪的表现形式是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处置含有放射性废物、传染病病原体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而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而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表现形式是环境保护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从而导致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这种严重不负责任主要体现为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不尽职责的行为。
- 主体不同:污染环境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对自然人的主体并没有限制条件。而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是负责环境保护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单位不构成该罪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