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以及人员急救措施是什么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1-27
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国家制定了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那么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以及人员急救措施是什么,关于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环境污染事故处置程序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程序及人员急救措施
一、组织人员救治病人
在到达现场后,首要任务是组织人员进行病人的救治。
二、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了解事件的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 污染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原因
- 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 波及范围和污染暴露人群的数量和分布
- 当地饮用水源类型及人口分布
- 疾病的分布以及发生后当地的处理情况
三、确定污染种类
根据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污染种类分为以下几类:
- 化学性污染:主要由工业排污、冶炼废渣浸泡后排放、突发农药和沉船造成的河水污染等引起,健康危害多为急性化学性中毒。
- 生物性污染:主要由生活排污和医院污水排放引起,健康危害多为急性肠道传染病。
- 化学性和生物性混合污染:同时包括急性中毒和急性传染病等健康危害。
四、进行现场调查工作
现场调查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个案调查:全面了解健康危害特点及相关因素,对病例进行详细调查,尤其对首发病例进行横断面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寻求因果关系。
- 污染源调查:寻找排污染源,根据原料、生产工艺和排污成分寻找可疑污染物,并估算排污量;对事件发生地周围环境进行初步调查。
- 环境监测:根据污染种类进行环境监测,估算污染物的转移和扩散速度。
五、提出调查分析结论和处置方案
根据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和专家意见,提出调查分析结论,包括事件的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波及范围、污染暴露人群、健康危害特点、发病人数、事件的原因、经过、性质及教训等。向现场事件处理领导小组提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
人员疏散与急救常识
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中,必须及时做好周围人员及居民的紧急疏散工作。
现场人员急救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并及时就医。
- 食入:给误食者漱口、饮水、催吐,立即送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