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广告的性质辨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悬赏广告的性质辨析

点击数:51 更新时间:2024-07-07

 
95326
悬赏广告,公开以广告方法表示对完成一定行为之人,给予报酬,例如寻找失物,通缉罪犯,鼓励发明或创造。目前,我国对悬赏广告的法律涵义尚有分歧,但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悬赏广告是广告人以广告的形式声明对完成广告中规定行为的任何人,给予广告中约定报酬的意思表示。(江平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7页。)

关于悬赏广告的性质:契约说和单方法律行为说的分歧

契约说

契约说,也被称为要约说,认为悬赏广告是对不特定人的要约。根据契约说,广告人必须经行为人完成一定行为并予以承诺,才能形成契约并负有支付报酬的义务,而行为人则享有请求报酬的权利。

单方法律行为说

单方法律行为说认为,悬赏广告是因广告人一方的意思表示而负担债务,在行为人方面无需承诺,仅以其一定行为的完成为该法律行为的要件之一。换句话说,悬赏广告的法律行为虽然是因广告人以广告的意思表示而成立,但其效力的发生需要待一定行为的完成。

采用单方法律行为说的主要理由

首先,从契约的概念分析,悬赏广告不具备契约的意思一致性。

契约与合同在本质上没有差异。关于合同的概念,不同的学说和立法有不同的理论。在大陆法系中,有“合意之债”和“私法合同”学说。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它认为合同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一种合意协议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合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民事主体的意思表示一致。

德国民法典虽然没有给出合同的定义,但从合同在民法典中的位置来看,合同首先是债务的概念,同时也是法律行为的一种。因此,德国法上的合同是广义的私法合同,泛指在私法上以意思表示一致为要素而产生的一切行为。

在我国,围绕合同的概念,有“法律行为说”,认为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这一观点准确地揭示了合同的本质,即合意协议。合同法将合同定义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然而,悬赏广告是广告人以广告的形式声明对完成广告中规定行为的任何人给予报酬的意思表示。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悬赏广告是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合同或契约强调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在自治基础上的意思表示一致,从而形成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悬赏广告的内容,如指定行为的形式、完成标准,报酬的种类、标准等,都是由广告人在权衡利益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为人进行博弈的基础上单方面确定的。而行为人没有表达意思的机会,也就不存在意思一致的协议。

特别是对于针对特定的“隐蔽的人”发布的悬赏广告,广告人在发布广告时,实际上行为人已经具体化了,只是广告人不知道而行为人处于隐蔽状态。例如,拾到失物的人或知情者等。他们无法与广告人就广告内容进行协商一致,只能无条件接受悬赏广告的内容,否则无法达到悬赏广告的目的。

此外,对于优等悬赏广告,即完成广告中指定行为的人中,只有被评定为优等的行为人才享有请求报酬的权利。其他行为人无法与广告人形成法律关系。这与合同中要约承诺后形成合同关系或实际履行后形成事实上的合同关系的约束是相违背的。

综上所述,悬赏广告不具备契约的特性,因此不宜采用契约说。

延伸阅读
  1. 悬赏广告的法律特征
  2. 虚假广告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3. 乱张贴广告行为的法律规定及罚款标准
  4. 悬赏广告
  5. 悬赏广告的性质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广告审查的内容
  2. 第一章 广告活动的规范
  3. 新广告法实施:对广告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
  4. 合作协议
  5. 中国烟草广告引发争议
  6. 国家工商局关于印发《广告审查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7. 工商广字[1996]第239号的颁布及目的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