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7-05
广告审查制度是一种广告管理制度,指的是在广告交付设计、制度、代理和发布前,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主主体资格、广告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和相关证明文件或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这个制度是保证广告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重要法律制度,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包括中国。
广告审查不仅包括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的审查,还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对广告的自审自查。广告主在委托广告经营者设计、制作和代理广告之前,应对广告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自我审查;广告经营者在承接广告业务时,应对广告主主体资格、广告内容及相关证明文件或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广告发布者在播放或刊出广告之前,应对广告内容及表现形式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
广告审查包括对广告主主体资格和广告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的审查。
广告审查机关在审查广告时,首先应对广告主的主体资格进行审查。广告主应提交营业执照以及生产、经营资格的证明文件。广告审查机关要求广告主出示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营业执照,并提供与广告内容相一致的生产、经营范围的证明。只有在广告主提供符合要求的证明文件后,广告审查机关才能完成对广告主主体资格的审查。
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进行审查,包括对广告真实性的审查。
广告审查机关在审查广告内容时,主要核查广告内容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是否存在隐瞒事实真相、虚构或夸大的成分。对于涉及质量标准的商品广告和难以证明真实性的广告,广告审查机关还要求广告主提供质量检验机构出具的商品质量证明文件和其他证明文件。只有当广告内容真实性得到证实时,广告审查机关才能完成对广告内容真实性的审查。
广告审查机关除了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还要对广告表现形式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包括语言文字、画面、声音等广告表现形式。广告表现形式应与广告内容一致,真实可信,并符合事实。只有当广告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同样真实可信时,广告审查机关才能完成对广告真实性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