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3-30
债权改股权,也称为债务资本化或债转股,是指债务人将债务转化为资本,同时债权人将债权转化为股权的行为。在我国法律中,债转股仅限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少数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的债权转股,即政策性债转股。然而,企业间的债转股作为一种创新手段,在实践中将会得到更多重视。债转股可以缓解企业的债务危机,增加企业自有资本,保证正常生产,并减少国有金融资产的流失。然而,债转股也存在局限性,包括银行贷款风险未能避免、逃废债务的非法目的以及商业银行对股权投资的限制等。在进行债转股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债务人,即国家支持保护的行业中的骨干企业或负债率较高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其次,对选定的债务人的逐笔负债进行分析,只对符合条件的负债进行转股,如政策性原因造成的无法收回的贷款或过度负债无法还款但形成了实质资产的负债。
再次,转股后的负债部分应与其他负债部分分开,可以成立独立运作的有限公司。
最后,需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和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促进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债务转移是指负债企业将其对债权人的负债转移给第三方承担的行为。债务转移对债权人来说是一种债权转让。第三方可以是负债企业的关联企业或有意对负债企业进行重组的其他企业。第三方出资购买债权,并承接负债企业的债权,作为对价可以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或其他财产权利向债权人支付。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负债企业转移债务时应得到债权人的同意,并通知债权人。债务转移或债权转让未经同意或通知将不产生法律效力。在进行债务转移时,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和主债务应一同转让,除非从债务专属于原债务人自身。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债务转移或债权转让需要办理批准或登记手续,则应按规定办理。
直接融资增资减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另一种是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债务人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吸引其他资金注入,改善资金短缺困境,使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通过赢利来偿还债务。这样既能保障债权人及时收回债权,也能让投资人通过公开市场转让股票或可转换债券获得盈利。然而,目前这种方式受到限制,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无法利用此方式,而且境内债券发行规模受到严格控制,且不允许柜台交易,因此目前的作用有限。
债务重组可以通过协商变更合同,修改债务条件来减轻债务人的债务危机。具体包括降低利率、推迟偿还期限、削减债务本金或利息等。这种方式适用于一时财务困窘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债务削减是指债权人减让部分债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负债企业的负担。债务豁免是指债权人放弃债权而免除债务人偿还义务。在企业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债务削减是一种常用的债务重组方式,可以避免债权人遭受更大的损失。债务豁免一般由资金雄厚的关联企业或债务重组行动发起方购买债权并豁免债务。例如,郑*文重组方案中,三联集团公司以3亿元的价格购买**资产管理公司对郑*文的部分债权约15亿元,并豁免该债权。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且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和品质相同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有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时,应通知对方,并且抵销不得附条件或期限。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和品质不相同的情况下,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债务抵销有利于节省清偿债务的费用,并且有利于债权的及时实现。此外,根据《合同法》第83条的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同时到期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因此,在债务重组实践中,债务抵销常常与第三方债权转让配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