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3-15
在破产清算程序中,管理人需要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并进行评估、变价与出售的过程。
破产宣告后,破产清算程序的目的是公平分配破产人的财产,以满足债权人的清偿请求。为了进行财产分配,首先需要对破产财产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一般来说,破产企业的评估基准日应为法院受理破产案件之日。然而,根据新破产法第107条的规定,资产评估基准日也可以为法院下达破产宣告裁定书的日期。
企业被宣告破产后,其破产财产以不同形式存在,如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管理人需要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和会计师对破产财产进行评估定价,根据评估结果计算破产财产的总额,以便在具体分配过程中将这些财产以不同形式分配给债权人。在进行资产评估时,需要避免错误评估或遗漏评估。不同的评估方法会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和破产财产总额,因此选择评估方法非常重要。通常采用强制清算价值方法,包括现行市价法、市场折扣法、重置成本法和模拟拍卖法来进行评估,以确定破产财产的价值和转让或拍卖的底价。
破产财产的变价是指管理人将非金钱的破产财产按照法定条件和方式出售给他人,使其转化为金钱状态,以便进行清算分配。必须实现破产债权和破产财产的等质化,以确保破产分配的公正和合理。破产债权的等质化是将非金钱的破产债权转换为金钱债权的过程;破产财产的等质化是将非金钱的破产财产转化为金钱状态的过程,这通过破产财产的变价来实现。
原则上,破产财产的变价应由管理人负责,但需要经过债权人会议的决定。根据我国新破产法第111条的规定,管理人应及时拟定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进行讨论。在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破产财产的变价方案,或者法院依法作出破产财产变价方案的裁定后,管理人应及时变卖破产财产。在进行破产财产的变价时,管理人仍应尽职尽责,忠实履行职务。
一般来说,除非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否则变卖破产财产应通过拍卖进行。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出价者的买卖方式。一般来说,采用拍卖方式可以通过竞争提高破产财产的售价,并且更加公开、透明。管理人可以委托专门的拍卖机构进行破产财产的拍卖,也可以自行进行拍卖,还可以请求法院进行拍卖。无论由谁进行拍卖,都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如果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招标出售或标价零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