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背书转让的情况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背书法律知识

不得背书转让的情况有哪些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19

 
91192
汇票作为支付工具和结算工具,具有流通性,除上述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外,按照票据法的规定,还有在下述三种情况下,汇票持有人不得背书转让其持有的汇票:

汇票被拒绝承兑的转让限制

根据票据法规定,在汇票被拒绝承兑的情况下,持票人不得背书转让该汇票。持票人应在到期日前或法定提示承兑期限内,向汇票所记载的付款人要求其承诺付款。如果付款人不予承兑,持票人将无法行使付款请求权。因此,持票人不得将得不到承兑的汇票再背书转让给他人,以免引发新的票据纠纷。

见票即付汇票的转让限制

对于见票即付的汇票,一旦被拒绝付款,持票人也不得再行背书转让。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取得承兑即可向付款人请求付款,在法定期限内可随时提示付款。如果付款人按照票据金额足额付款,票据权利将得以实现,票据关系终结。然而,如果付款人拒绝付款,持票人应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如果持票人将已被拒绝付款的汇票再背书转让,其后手同样无法获得付款,从而引发票据纠纷。因此,对于已被拒绝付款的汇票,不得再进行背书转让。

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的转让限制

根据票据法规定,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不得再行背书转让。见票即付的汇票应在出票日起一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而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则应在到期日起十日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如果持票人超过法定付款提示期限,将给付款人和出票人带来损失,持票人应承担责任。如果持票人将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背书转让给他人,将导致被背书人与承兑人或付款人之间的票据纠纷。因此,对于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汇票,不得再行背书转让。

如果持票人背书转让上述不得转让的汇票,将承担由此产生的汇票责任。

延伸阅读
  1. 银行承兑汇票的背书转让及法律效力
  2. 银行汇票的背书:权利转移的重要方式
  3. 委托收款背书的代理权及限制
  4. 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
  5. 公示催告流程的适用范围

汇票热门知识

  1. 转让票据权利的附属行为
  2.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2条的规定,拒绝证明的义务和责任
  3. 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
  4. 票据背书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影响
  5. 付款程序的构成
  6. 拒绝事由的通知
  7.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追索权
汇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