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6-0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进行查封、扣押财产的时候,对于被执行人的身份有所不同。如果被执行人是公民,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其成年家属到场。如果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如果被执行人拒绝到场,这并不影响执行程序的进行。对于被执行人是公民的情况,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于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有责任制作清单,并由在场人签名或盖章后,交给被执行人一份。如果被执行人是公民,也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本条规定了关于查封、扣押财产的程序。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财产直接涉及到被执行人的财产权益,因此人民法院在采取这一执行措施时,既要保证生效法律文书的履行,又要确保被执行人的财产权益不受侵害。为了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根据本条规定,人民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措施时,对于被执行人是公民的情况,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其成年家属到场。对于被执行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情况,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到场。即使被执行人拒绝到场,这并不会影响执行程序的进行。为了确保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本条还规定,被执行人是公民的情况下,其工作单位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本条第二款规定了执行员对被查封、扣押财产制作清单的要求。这是为了确认查封、扣押财产的具体内容,确保执行的财物清晰明确,避免执行机构与被执行人就查封、扣押财产的内容发生争议,并为将来提供依据。清单应当详细列明执行财物的种类、数量、质量等,并由在场人签名或盖章后,交给被执行人或其成年家属、法定代表人或单位主要负责人一份,另一份由人民法院附卷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