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确认案件如何申请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01
关于司法确认案件的申请及受理问题
一、司法确认案件的申请程序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司法确认案件的申请程序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主体、申请期限、申请形式、递交材料等。当事人应当共同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确认申请。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另一方表示同意,则视为共同提出申请。如果调解协议达成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应当在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提出申请。如果当事人口头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记入笔录,并由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在提出申请时,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申请书、调解协议、身份证明或营业执照、与调解协议相关的财产权利证明等证明材料,以及双方当事人的送达地址、联系方式、双方当事人签署的承诺书等。
二、申请确认的调解协议范围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对于申请确认的调解协议范围的问题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只有人民调解法贯彻实施新民事诉讼法专题和其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明确规定可以申请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才能申请确认。另一种理解是,除了人民调解法规定可以申请确认的以外,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中央批准的司法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可以确认的调解协议,均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的申请确认范围。例如,《若干意见》第二十条规定,经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经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签字盖章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确认其效力。在当前我国深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管理提供充分司法保障的形势下,特别是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迅速推进的大背景下,第二种理解更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原意。
三、司法确认案件的受理程序
基层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司法确认申请后,应当对确认申请进行审查。人民法院不受理司法确认申请的情形包括: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或者不属于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的;确认身份关系的;确认收养关系的;确认婚姻关系的;涉及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纠纷。对于符合上述情形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及时向当事人送达不予受理通知书。对于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范围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按照相应的程序解决纠纷;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的,人民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于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决定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编立“调确字”案号,确定案由为“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效力”,并及时向当事人送达受理通知书。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时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可以当即受理。如果一方当事人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该当事人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后再申请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