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查令的法律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法院调查令的法律规定

点击数:42 更新时间:2024-05-09

 
90186
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人民法院是需要进行居中审判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是可以调取证据的。对于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是可以直接使用的。那么,法院调查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调查令的定义及证据规定

调查令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所需证据,经申请并获得人民法院批准后,由法院签发给当事人的诉讼代理律师,用于向相关单位和个人收集所需证据的法律文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包括以下情形:

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

除了上述情形外,人民法院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

调查令的申请条件及程序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根据以下条件之一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

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需要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时,应当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包括被调查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住所地等基本情况,所要调查收集的证据内容,需要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事实。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如果人民法院不准许申请,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调查令中的证据类型和处理方法

调查人员在调查收集证据时,可以使用以下不同类型的证据:

书证: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经核对无误的副本或复制件。如果是副本或复制件,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来源和取证情况。

物证:应当是原物,但如果被调查人提供原物存在困难,可以提供复制品或照片。提供复制品或照片时,应当在调查笔录中说明取证情况。

计算机数据或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调查人员应当要求被调查人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如果提供原始载体存在困难,可以提供复制件。调查人员在调查笔录中应当说明复制件的来源和制作经过。

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时,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了诉前保全证据的程序,应当按照规定办理。

人民法院在进行证据保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到场。

鉴定的申请及审查程序

当事人申请鉴定时,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除非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否则不得申请重新鉴定。

对于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如果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不预交鉴定费用或拒绝提供相关材料,导致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则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双方当事人应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如果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指定。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并申请重新鉴定时,如果能提供证据证明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的鉴定资格;

鉴定程序严重违法;

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

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其他情形。

对于有缺陷的鉴定结论,如果可以通过补充鉴定、重新质证或补充质证等方法解决,则不予重新鉴定。

如果一方当事人自行委托有关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另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足以反驳并申请重新鉴定,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勘验的程序及记录

人民法院在勘验物证或现场时,应当制作笔录,记录勘验的时间、地点、勘验人、在场人、勘验的经过和结果,并由勘验人和在场人签名或盖章。对于绘制的现场图,应当注明绘制的时间、方位、测绘人姓名和身份等内容。

摘录文件和材料的要求

摘录与案件事实相关的文件和材料时,应当注明出处,并加盖制作单位或保管单位的印章。摘录人和其他调查人员应在摘录件上签名或盖章。摘录文件和材料时,应当保持内容相应的完整性,不得断章取义。

延伸阅读
  1. 不离婚怎么起诉财产继承人
  2. 离婚时对方收入未知的解决方法
  3. 离婚做财产保全需要什么资料和手续
  4. 离婚官司财产保全要交费么
  5. 离婚做财产保全,微信还能转账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2. 协商解决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