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后多久分到法庭法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法院立案后多久分到法庭法官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9-21

 
90161
人民法院是法定的审判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的民事纠纷,如果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是需要进行立案的。立案以后,是需要及时开庭进行审理的。那么,法院立案后多久分到法庭法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立案机构应当在决定立案的三日内将案卷材料移送审判庭。

民事诉讼立案条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 有明确的被告;

(三)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立案须知

(一) 立案的身份证件

1、原告为公民,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原告为法人单位或其他组织的,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3、代理人(公民)代为立案的,除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还需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授权委托书。

4、律师代立案的,除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须提交律师事务所函、授权委托书,出示律师证,提交律师证复印件。

5、被告为单位的,应当提交该单位的注册号(北京市企业信息查询)、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等相关材料。

(二) 起诉状的书写要求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注意事项

1、在立案过程中,法官可能会问一些问题,如实回答问题即可。

2、对立案的程序如果一点都不懂,还不看懂上面的意思,建议你最好咨询或委托律师办理。

3、在立案过程中,法官审查的条件有时会很严格,和你的看法难免发生冲突,但没必要和法官争吵,立案窗口有很多,可以换个窗口立案试试。

4、立上案,交完钱并不意味着就回家等开庭通知了。你还要跟踪案件进程,立案时,记下内勤电话,便于询问案件的承办法官,了解案件的进展。

延伸阅读
  1. 车祸伤者的赔偿起诉期限
  2.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结案时间
  3. 离婚案二审的审理期限和判决结果
  4. 医疗纠纷诉讼简易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5. 超过追诉期限如何处理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2.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