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1-04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当离婚案件经过调解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且和好,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在涉及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中,如果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达成一致意见并且维持收养关系,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对于那些能够立即履行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其他一些案件不需要制作调解书。
对于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后具有法律效力。
法院调解的程序是指审判人员进行调解活动并与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步骤和方式。由于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理过程的一部分,因此它没有独立的程序,而是与整个审理程序结合在一起。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规定法院调解的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7条的规定,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详细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后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
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在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基础上,制作的调解法律文书。调解书是人民法院据以强制执行的法律根据之一。
根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可以由第一审法院或者与第一审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
对于调解书的执行管辖问题,可以作出宽泛的理解。调解书可以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调解书也可以看作是与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执行根据,可以由原审理法院或者与原审理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如果当事人向上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那么最先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将负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