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道路交通事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道路交通事责任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6-04

 
90086
在道路中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往往是需要对道路交通事责任进行划分、认定,确定彼此的责任之后再能够顺利的实施各自责任方面的问题。而很多人在责任认定上不太了解,如何认定道路交通事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道路交通事责任的认定原则

一、交通事故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因过错或意外导致车辆在道路上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根据该法律规定,交通事故的构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事故发生与运行中的车辆有关,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指的是通过动力装置驱动的轮式车辆,而非轮式车辆如挖掘机不属于机动车的范畴。非机动车指的是人力或畜力驱动的车辆,以及最高时速不超过20km/h、空车质量不超过40kg的机动轮椅车、电动车等。

2. 事故发生在道路上,道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公共场所。工厂内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道路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规定的道路。

3. 事故是由车方主观上的过错或意外引起的。车方主观上的过错一般指过失,若为故意行为导致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同时,由于某种意外而导致损害后果的情况(除自然灾害外)也可定性为交通事故。

4. 事故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如果没有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即使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也不构成交通事故,而属于交通违章。

二、交通事故责任者和责任主体的区分

在交通事故中,责任主体和责任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通事故责任者是指违反道路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并应受到行政处罚的人,包括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与交通活动相关的人员。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则是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人,可能是交通事故责任者,也可能是车辆所有人、其他对车辆有支配权的人以及取得运行利益的人。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超过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将由机动车一方区别不同情形承担赔偿责任。只有确定了责任主体,受害人才能向其要求赔偿,法院才能确定承担赔偿责任的人。需要强调的是,交通事故责任者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是不同的概念。

有时,交通事故责任者和责任主体是一致的,即谁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谁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例如车辆所有人自己驾驶的情况。但在某些情况下,交通事故责任者和责任主体并不一致,对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人未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例如车主雇佣他人驾驶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的定义和作用
  3. 告谁:确定被告对象
  4.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司机的赔偿责任
  5.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举证要求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财产案件中的诉讼费用计算方法
  2.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3.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4. 轻微伤抓人的追诉期限
  5. 危险货物车辆未配备押运员的法律处罚
  6.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