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立案后多少天开庭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立案后多少天开庭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5-01-16

 
90006
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遭遇用人单位克扣工资、加班不给工资等等不合理的事情时,聪明一点的人就会通过法律来为自己维权,去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那么,劳动仲裁立案后多少天开庭?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议论下。

劳动仲裁立案后多少天开庭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仲裁立案后的开庭时间并没有明确的法定规定。然而,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仲裁立案到开庭的期限最迟为25天以上。

劳动争议仲裁立案程序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申请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如果认为申请不符合受理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如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的五日内,应当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的五日内,应当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如果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则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根据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仲裁庭应当在开庭前的五日内,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如果当事人有正当理由,可以在开庭前的三日内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劳动仲裁立案条件

劳动仲裁立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申请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被申请人明确存在;
  3. 申请人提出具体的申请请求和事实理由;
  4. 纠纷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

申请人提交劳动仲裁立案材料

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人是劳动者的:

  1. 申请书一式2-3份,详细陈述申请理由和请求,并由申请人签名;
  2. 申请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 如有委托代理人,需当面签订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提交受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4. 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居住证、工作证、厂牌、工卡、工资表(单)、入职登记表、押金收据、以及被处罚凭证和被开除、除名、辞退、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或证明书等;
  6. 集体劳动争议(30人以上)还需要提交员工推举代表书和权益登记表;
  7. 申请人是工伤的,需要提供工伤认定书、职业病鉴定表和伤残等级鉴定表;
  8. 提交材料证据清单一式两份;
  9. 其他相关材料。

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

  1. 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
  2. 提交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
  3. 如有委托代理人,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4.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与劳动者申请人的要求相同;
  5. 提交材料证据清单一式两份;
  6. 其他相关材料。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怎么办营业执照
  2. 警察在民事纠纷中的职责和权力
  3. 劳动仲裁申请强制执行费用谁出
  4. 申请仲裁立案应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5. 劳动仲裁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赡养纠纷答辩状范文
  2. 购房合同备案流程
  3. 职务侵占证人出庭的法律规定
  4. 拆迁款起诉状的格式与内容
  5. 当事人是否可以多次申诉?
  6. 善意取得的要件
  7. 想离婚怎么协议财产保全申请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