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条款的订立会产生什么结果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01
仲裁条款的订立会产生这样两个结果: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
1、主合同无效情况下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根据传统观点,仲裁协议属于次级合同,是主合同的一部分。因此,如果主合同无效,其中的仲裁条款也应无效。然而,在仲裁条款的独立原则下,仲裁庭可以不受理主合同无效的异议,而是直接审理案件的实质问题,并对主合同的有效性进行裁决。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仲裁协议的独立性,即使主合同变更、解除、终止或无效,仲裁协议仍然有效。因此,根据我国法律,仲裁条款是独立存在的。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合同主体不具备法律能力或法人资格的情况下,仲裁庭是否有权受理和裁决此类案件仍存在争议。
2、主合同不存在情况下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在主合同可能不存在的情况下,仲裁条款是否独立存在是一个更具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主合同从未有效订立过,仲裁条款是否独立于其他合同条款而有效成立是一个重大疑问。然而,确定主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只能通过审理来解决。在一些情况下,尽管合同是真实存在的,但一方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张合同不存在。如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就会使得无理的一方很容易规避仲裁程序,有理的一方则丧失了通过仲裁维护利益的权利。根据接受仲裁条款独立原则的国家的实践,仲裁庭可以在受理主合同是否存在的争议时,先审查仲裁条款的效力,决定自己是否具有管辖权,然后对主合同的整体存在与否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双方当事人在仲裁条款中表达的共同意愿,作出有约束力的裁决。
3、因欺诈签订的主合同无效情况下仲裁条款的独立性
根据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然而,在涉及这种合同的仲裁条款是否独立存在的问题上,存在更大的矛盾。一方面,欺诈行为违背了合同制度的基础,使得主合同无效,那么其中的仲裁条款是否能代表双方真实意愿呢?另一方面,根据仲裁条款的独立原则,仲裁庭可以对主合同的无效性进行裁决,包括对因欺诈签订的合同的无效进行裁决。在实践中,接受仲裁条款独立原则的国家允许仲裁庭对因欺诈签订的合同进行裁决。例如,美国通过联邦法律规定,仲裁员可以裁决主合同的有效性,包括对因欺诈诱导签订的合同的无效进行裁决。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虽然我国《仲裁法》没有明确列举因欺诈而无效的合同的确认,但根据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区别与联系,仲裁条款的效力应当得到确认。总之,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适用规则。在主合同无效或不存在的情况下,仲裁条款仍然可以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然而,在因欺诈签订的主合同无效的情况下,仲裁条款的独立性存在更多的争议。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和实践,仲裁庭可以对此类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