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的事由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6-02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有哪些情形?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都有规定,而根据仲裁法,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那么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的事由有哪些?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的事由
一、仲裁法的规定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裁决,而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这意味着在执行裁决的过程中,若出现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裁决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会暂时停止执行,最终根据裁决是否被撤销来决定是否恢复执行或终结执行。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撤销裁决是中止执行的法定理由。一旦有一方当事人提出申请撤销裁决,执行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而不是选择是否中止执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止执行的裁定不能上诉,裁定书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执行程序暂时停止。
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除了上述中止执行的情况外,《民事诉讼法》第256条中止执行的一般规定也适用于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以下是适用于仲裁裁决的中止执行的一般情况: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申请执行是申请人的权利。在执行过程中,如果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并且延期执行不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法院应当尊重申请人的意见,裁定中止执行。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异议。当案外人认为人民法院的执行将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提出执行异议。如果执行人员经审查认为执行异议确有理由,为避免执行错误,应裁定中止执行。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在等待继承期间,应中止执行。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承担义务后,可以继续执行程序。4、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情况,应暂时停止执行,等待其权利义务承受人享受权利或承担义务。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况。为了适应执行工作的复杂情况,法律作了这项灵活的规定。根据司法实践,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人民法院已受理被申请执行人的破产案件,对债务人财产的民事执行程序必须中止。(2) 据以执行的仲裁裁决书事项不明,需要补正。(3) 据以执行的仲裁裁决书与其它正在审理、仲裁或执行的案件有关联,需要保持法律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应中止执行。(4) 被申请执行人下落不明已满一年或因违法犯罪被劳动教养且无财产可供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