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仲裁庭的认定权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法律知识

如何进行仲裁庭的认定权呢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04

 
89518
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是仲裁庭取得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在仲裁程序中,如果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那么直接牵扯到仲裁庭是否享有对争议的管辖权。现代国际商事仲裁界普遍认为,仲裁庭有权对仲裁协议的有权性以及其自身的管辖权问题作出决定,这被统称为管辖权或管辖权原则。

管辖权原则在仲裁中的重要性

仲裁庭的权限扩大

管辖权原则对于仲裁庭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管辖权原则,仲裁庭有机会在仲裁程序中首先发表意见,就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及其自身的管辖权问题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继续仲裁程序直至作出裁决。虽然这种发言可能没有最终效力,但对于仲裁庭的工作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减少法院介入仲裁程序的可能性

管辖权原则减少了法院介入仲裁程序的可能性,并推迟了法院介入仲裁的时间。这使得仲裁能够更少、更晚受到法院的干预和影响。这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中弱化法院对仲裁的干预的发展趋势。相比将所有管辖权异议交由法院决定,采用管辖权原则有利于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

加速仲裁程序并防止恶意拖延

管辖权原则不仅加速了仲裁程序,还可以防止当事人恶意拖延和破坏仲裁程序,减少和防止当事人在法院和仲裁庭两个战场上作战,降低当事人的花费,提高仲裁效率。如果仲裁庭没有对仲裁协议有效性及管辖权异议的裁定权,一旦当事人提出此类异议,仲裁庭将无权对其作出决定,只能交由法院处理。这势必会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导致延误。同时,当事人不得不同时面对法院和仲裁庭,增加了负担。

防止恶意拖延和破坏仲裁程序

采用管辖权原则,仲裁庭可以在当事人提出异议时对其进行认定,从而使得仲裁程序在无需法院介入的情况下继续或终结,提高了仲裁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当事人既打诉讼又打仲裁的困境。这有效地减少和防止当事人恶意延长和破坏仲裁程序的可能性。
延伸阅读
  1. 申请仲裁立案应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2. 涉外仲裁裁决撤销和不予执行的程序
  3. 仲裁当事人的权利
  4.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该怎样维权
  5. 仲裁委员会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公安有调解权吗
  2. 法院达成调解会影响征信吗
  3. 司法鉴定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4. 调查公司取证合法吗
  5. 调解书的证据虚假怎么处理
  6. 法官调解结果和最终判决一致吗
  7. 被告律师可以调取原告病历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