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管辖范围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法律知识

仲裁委管辖范围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30

 
89511
如果双方当事人有民事纠纷的话,是可以约定仲裁条款,由仲裁委员会予以裁决的。对于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是一裁的终决的,双方当事人需要履行仲裁裁决。那么,仲裁委管辖范围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仲裁委员会的管辖范围如下:

1. 地区划分

市、县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除上级市辖区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以外的劳动争议。

市辖区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区属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地区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委员会所在地直属企业、中央、部队驻皖企业、省属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省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在全省具有重大影响和跨省、地、省辖市的劳动争议,以及它认为应当受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2. 移送案件

如果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而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则应当受理该案件。

如果受移送的仲裁委员会认为受移送的案件同样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应当向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报告,并由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权,而不得自行移送。

3. 管辖权异议

如果仲裁委员会之间发生管辖权异议,应当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最先收到申诉书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向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报告,并由上一级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权。

约定仲裁的注意事项

一、避免约定多个仲裁机构

在合同中不要同时约定两个以上的仲裁机构。例如,合同中约定争议可提交a市或b市的仲裁机构,这样的约定会导致在纠纷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对于申请何地仲裁机构产生分歧。根据新仲裁法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如果仲裁协议约定了两个以上的仲裁机构,当事人可以协商选择其中一个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如果当事人不能就仲裁机构选择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仲裁协议将被视为无效。因此,这样的约定不仅没有简化和加快纠纷解决的目的,反而增加了麻烦。

二、明确约定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

在约定仲裁条款时,不能只约定仲裁地点而没有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并且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和方式应当规范。以下是一些约定方式的例子,如果在纠纷发生后申请仲裁时,这些约定可能会被认为不明确而不予受理仲裁申请:

因此,在约定仲裁条款时,应当明确约定仲裁地点和具体的仲裁机构,并遵循规范的方式和术语。

延伸阅读
  1.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条件、期间和处理
  2.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3. 仲裁管辖权异议被驳回后的处理方式
  4. 瑞典国际民事诉讼制度的管辖权问题
  5. 诉前保全的法律界定和特点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网上税务举报的证据类型
  2. 伪证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3.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4. 诉讼费用及其构成
  5.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6. 二审法官询问调解意愿
  7. 向法院提起财产保全需要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