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管辖异议驳回救济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1-24
有的案件中被告会觉得此发言无权管辖,提出管辖异议。不过也有不少被驳回的现象。那么劳动仲裁管辖异议驳回之后该怎么办?在法律上有没有相关的规定?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驳回劳动仲裁管辖异议裁决的法律救济
提出问题
劳动仲裁的被申请人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管辖异议,但该仲裁机构裁决驳回其异议后,被申请人又将如何进一步采用法律手段救济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讨论范围
本文讨论的是劳动仲裁管辖异议中,被申请人主张有关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管辖范围,却被仲裁机构裁决驳回的情况。对于劳动争议管辖范围内的纠纷归属问题,以及劳动争议管辖机构的选择问题,本文不进行讨论。
立法现状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与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上述问题均没有明确规定。
问题定性
在劳动仲裁机构驳回劳动仲裁管辖异议的裁决后,被申请人应该通过何种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是涉及劳动仲裁机构仲裁管辖权与法院司法管辖权的基本程序性法律问题,关乎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诉权法律保障。作为管辖权分界的两端,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以及作为行使行政管理权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都无权单独作出相关规定。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除非立法机关通过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来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否则应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相关立法解释。
操作思路
在劳动仲裁机构驳回被申请人提出的仲裁管辖异议的裁决后,被申请人可以选择两种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一种是继续参与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待劳动仲裁机构就争议的实体问题作出仲裁裁决后,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一种是在收到劳动仲裁机构驳回仲裁管辖异议的裁决后,立即向人民法院或其他国家机关寻求法律救济。显然,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在现行法律背景下,如何尽快寻求救济途径成为首要问题。虽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该救济途径没有明确规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四条似乎为被申请人提供了一种及时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申请撤销的法律救济途径。该规则规定:“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答辩期满前书面提出。当事人逾期提出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当事人因此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申请撤销。”然而,该规定仅适用于当事人逾期提出管辖异议的情况,并不包括当事人及时提出管辖异议但被劳动仲裁机构驳回的情况。此外,该规定只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部委规章,并非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解释。然而,作为来自最高国家劳动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威意见,被申请人可以参考该规定寻求与仲裁管辖异议密切相关的救济途径。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即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被申请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权,申请撤销劳动仲裁机构驳回仲裁管辖异议的裁决,以寻求及时的司法救济。如果被申请人不采取上述救济途径,将面临劳动仲裁机构将本应归属于人民法院直接管辖的民事争议错误地视为劳动争议的情况,导致束手无策并被迫继续参与劳动仲裁程序,只能等待劳动仲裁机构就争议的实体问题作出仲裁裁决后,才有机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司法救济。这不仅直接限制甚至剥夺了被申请人的诉权,还浪费了有限的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资源,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因此,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时修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或尽快作出相关立法解释以填补该法律漏洞。在此之前,作为司法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应从司法保护请求权是最终的公权力救济途径的基本法理角度出发,遵循《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初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参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四条的精神,及时受理被申请人对劳动仲裁机构驳回仲裁管辖异议裁决提起的撤销申请,给予其正当而及时的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