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管辖的法律依据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法律知识

仲裁管辖的法律依据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18

 
仲裁管辖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管辖权走司法程序还是仲裁程序是如何规定的呢,管辖权走仲裁机构还是仲裁庭是如何规定的呢,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仲裁管辖的法律依据”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仲裁管辖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管辖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第六条和第七十二条。根据第六条规定,仲裁委员会的成立应由当事人协议选定,而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根据第七十二条规定,涉外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如请求执行,若被执行人或其财产不在中国境内,应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管辖权异议的问题

然而,中国仲裁法中并没有明确提到管辖权异议的问题,而是替代性地提到了对仲裁协议的异议。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全面的。如果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本身没有异议,但对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或受案仲裁机构的权限提出管辖权异议,那么根据《仲裁法》来处理这个问题似乎找不到明确依据。为了弥补这个问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进行了补充,其仲裁规则中使用了“仲裁协议及/或仲裁案件管辖权的抗辩”一词,明确表示同意对仲裁案件管辖权的抗辩不仅仅是仲裁协议效力的问题。即使只涉及仲裁协议本身,仲裁法第二十条也是不完整的,它只规定当事人可以就“仲裁协议的效力”做出决定,而没有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所引发的异议问题做出规定。

仲裁管辖权的决定

从法律规定本身来看,中国仲裁法对仲裁管辖权的决定过于简单,缺乏操作性。规定表明,目前中国的法律制度承认仲裁机构有权决定自身对特定仲裁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但同时认为法院的决定具有优先效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妥协方案,但没有明确界定妥协的结合点和分界点。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几个问题的批复》也反映了这种妥协思路,但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仲裁机构与法院的决定冲突

该司法解释的第三点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另一方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如果仲裁机构先于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已做出决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仲裁机构接受申请后尚未做出决定,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同时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该司法解释的第四点规定,一方当事人就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申请仲裁,另一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并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后应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人民法院依法做出仲裁协议有效或无效的裁定后,应将裁定书副本送达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根据人民法院的裁定恢复或撤销仲裁案件。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拒绝应诉,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原受理仲裁申请的仲裁机构在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后仍不撤销其仲裁案件,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管辖权问题

然而,这一司法解释的用意主要是解决仲裁机构与法院之间可能出现的决定管辖权的冲突,以及两者就同一管辖权争议的决定的实质性冲突,弥补了仲裁法规定的不足。但是,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如果仲裁地在外国且为临时仲裁,但案件被申请人是中国国内公司,该被申请人在国内法院要求确认有关仲裁协议无效,人民法院将如何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裁定书副本如何送达哪一个仲裁机构?由此可见,该司法解释主要针对的是国内仲裁和机构仲裁。在复杂的经济贸易交往中,我们不能只考虑到国内的机构仲裁,而忽视临时仲裁和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仲裁。

仲裁机构与仲裁庭的决定权

在机构仲裁中,出现管辖权纠纷时,是由仲裁机构还是由仲裁庭来决定呢?尽管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出发点和利益是一致的,都是要公平合理地解决争议,包括程序问题的争议。在机构仲裁中,当事人约定提交仲裁机构解决的争议最终由仲裁员来处理,两者之间有着相互关联的关系。然而,作为不同的法律主体,仲裁庭和仲裁机构也有各自独立的地位。例如,仲裁庭在独立公正地审理案件时,特别是审理实体问题时,仲裁机构无权干预,因此两者之间也存在部分不同步的情况。因此,关于仲裁管辖权争议应由仲裁机构还是仲裁庭做出决定的问题也存在争议。大多数国家承认仲裁庭有权调查对自身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因为这是仲裁庭固有的权力,是仲裁庭正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权力。例如,《欧洲国际商事仲裁公约》第5.3条规定,仲裁庭有权决定仲裁协议的存在,并对自身的管辖权做出决定。而与之相比,中国规定由仲裁机构来决定管辖权的异议是相对特殊的。

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与仲裁庭的决定

根据《仲裁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时,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做出决定;而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2000年规则第4条规定,仲裁委员会有权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以及仲裁案件的管辖权做出决定。这种独特的规定受到了国内外法学界和仲裁界的广泛批评。然而,这样的规定也有其合理之处。首先,由仲裁委员会来做出管辖权决定,可以保持机构内所有关于管辖权问题决定的一致性,避免不同的仲裁庭对相同或类似情况做出不同甚至矛盾的判断和结论。其次,在仲裁庭组成之前,当事人很可能会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只能由仲裁委员会根据表面证据做出决定,以确保仲裁程序能够继续进行。再次,在组庭之后,实际操作中,仲裁庭负责实质问题的审理,而仲裁委员会则根据仲裁庭的意见,以仲裁委的名义做出管辖权决定。这既不会导致仲裁委员会“难以或无法”做出决定,也不会导致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与仲裁庭“自相矛盾”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引渡法规定的对象是谁
  2. 同一法律事实合并审理的法律依据
  3. 仲裁管辖法律规定
  4. 挪用公款罪的管辖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 我国关于引渡法律依据是什么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人民法院执行仲裁裁决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2. 仲裁庭的管辖权
  3. 小区保安指挥停车刮到车如何赔偿
  4. 行政诉讼第三人拒不到庭影响结果吗
  5. 法院划拨款多久到账
  6. 监控录像属于哪类证据
  7. 原告代理律师能否向被告调查取证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