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11
根据《民法通则》对公民的年龄和精神状态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被视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这与我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刑事方面法律有关以年龄分阶段承担责任的规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是根据公民政治生活行为的年龄标准来确定。此外,《民法通则》还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劳动或工作的劳动收入必须成为本人主要生活来源,否则不能视其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根据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总则》,未成年人在8岁之前被视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在8岁之后则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这类人来说,他们可以进行与自身精神健康状况相应的民事活动,而其他民事活动则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这一规定考虑到了一些间歇性精神病人可能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他们在不发病期间进行的民事活动是有效的。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以及因事故造成的脑功能受损、神志不清,或老年性痴呆神志不清的人。
民事责任年龄主要是指八岁和十八岁这两个时间点,不同年龄段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也不同。了解这些对于民事责任量刑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停止侵害主要用于对知识产权(如商标专用权)和人身权(如姓名权、肖像权)的侵害。
排除妨碍主要用于对财产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使用权、相邻权的保护。
消除危险主要用于消除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可能由于他人的经营活动或财产管理不善而带来的危险。
返还财产广泛适用于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的情况。
恢复原状主要用于侵占他人财产时的一种责任形式。
修理、重作、更换主要用于债务人履行合同时标的物的质量不合格时采取的民事责任形式。
赔偿损失是在民法中最常见的一种责任形式。无论是侵权责任还是违约责任,都可以通过赔偿损失来进行补偿。
支付违约金只适用于违约责任。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主要适用于对名誉权、其他人身权利的侵犯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赔礼道歉适用于对人身权和知识产权的各种侵犯。
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
刑事责任产生的前提是犯罪行为,而民事责任产生的前提是违反民事义务。因此,刑事责任与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有着必然的联系,而民事责任与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有着必须的联系。
刑事责任只能由犯罪人对国家承担责任,而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人对被侵害人承担责任,而不是向社会或国家承担责任。因此,是否实际地追究民事责任可以由被侵害人的意志为转移,民事侵权行为人可因被侵害人的同意而被免除责任。
刑事责任的成立一般以犯罪人的故意为常态,刑事责任的成立及大小受行为意志状态和行为人主观恶性的影响。对于过失犯罪,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时才可以认定为犯罪。而民事责任绝大多数是因过失行为所导致的,其责任范围一般也不受主观恶性大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