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27
为了规范司法鉴定活动,加强对司法鉴定人的管理,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和效率,根据相关法律和法规,制定了刑事司法鉴定申请人的资格和管理制度。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二条的规定,司法鉴定人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出鉴定意见的人员。
司法鉴定人应当具备相关的条件,并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按照登记的司法鉴定执业类别,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司法鉴定人应当在一个司法鉴定机构中执业。
司法鉴定管理实行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人及其执业活动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司法鉴定行业协会依法进行自律管理。
司法部负责全国司法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包括指导和监督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人的审核登记、名册编制和名册公告工作等。
省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司法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包括审核登记、名册编制和名册公告等。
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拥护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具有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行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等。
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由拟执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司法鉴定人的审核登记程序、期限参照相关规定办理。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作出准予执业的决定,颁发《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其所在司法鉴定机构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