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司法鉴定方法有哪几种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司法鉴定法律知识

精神司法鉴定方法有哪几种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09-23

 
88763
大家都知道,对于精神病患者我国法律上是有一定的宽容条件的,因为精神病患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精神病患者犯罪之后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所以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确认国家是规定了司法鉴定。那么精神司法鉴定方法有哪几种?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精神司法鉴定方法

门诊鉴定

门诊鉴定是指被鉴定人在精神病院的门诊或法医精神病检查室中进行的精神鉴定。

鉴定人外出鉴定

鉴定人到被鉴定人所在地,如监狱、拘留所等,对被鉴定人进行精神检查后,作出鉴定。

住院鉴定

住院鉴定是指被鉴定人住到特定的精神病鉴定机构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观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被鉴定人的房间内安装闭路电视监控记录系统,以便更好地观察、记录被鉴定人的情况,能及时正确地作出鉴定结论。

缺席鉴定

缺席鉴定是指在被鉴定人不在的情况下,仅根据书面及相关的旁证材料作出精神病鉴定。一般在被鉴定人死亡、失踪、出国等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程序

1.中心在一般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2.中心在实施鉴定前,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对疾病的诊断要明确,有科学依据,对各种法定能力的评定和因果关系的评定要准确。

3.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参加司法鉴定的人员不少于三人(其中鉴定人不少于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达委托机关或鉴定申请单位。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委托和受理

1.案件的精神病司法鉴定,应当由相应的办案机关委托进行。案件的当事人、代理人、辩护诉讼代理人提出鉴定要求的,应当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由办案机关决定,办案机关同意的,由办案机关委托鉴定。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遇到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案件,可以委托鉴定。

2.委托或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应当携材料到本中心办公室备案,办公室签发《司法鉴定委托材料受领单》,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3.委托或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应当提交精神病司法鉴定委托书或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书,并提交被鉴定人的案件情况、疾病情况和病历资料、个人资料(身份证)、社会资料,以及中心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4.委托或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应当按照规定交纳鉴定费,费用标准参照省物价局新的收费标准。

各类精神疾病法律能力的评定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出现违法行为,且作案行为与精神疾病直接相关时,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处于发病期,但作案行为与精神症状不直接相关,或不完全缓解期及残留期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处于稳定缓解状态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作案动机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脑器质性精神疾病、躯体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脑器质性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在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丧失了对自身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出现违法犯罪时,评定为无责任能力。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辨认和控制能力削弱,容易接受暗示和教唆而犯罪。一般参照智商结果予以评定,智商在34分以下者为无责任能力,35~49分者评定为有(部分)责任能力,智商在50~69分者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者行为具有冲动性,但对自己的行为仍有充分的辨认能力。一般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申请:是否可获得双倍经济补偿?
  2. 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
  3. 精神伤害赔偿的相关标准及应用指南
  4. 智力障碍如何定刑事责任
  5. 精神病家属能要求强制医疗吗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x光片属于什么证据种类
  2. 证人口供嫌疑人有权查看吗
  3. 财产保全紧急情况说明怎么写
  4. 法院查封应由几人送达
  5. 法院诉前调解能延期吗
  6. 被告律师可以拿走原告的录音证据吗
  7. 涉他合同履行中第三人的义务是什么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