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05
生活中,遇到不平事,有时候必须要依靠法律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那么,当遭遇民事纠纷时,如果要打官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手心律师小编就为大家讲讲民事诉讼庭审的那些事吧!
民事诉讼庭审的程序
一、庭审准备
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1. 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
2. 公告案件信息,加强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了解和监督。
3. 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4. 核对当事人的身份和代理资格,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名单。
二、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在法庭上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
1. 当事人陈述,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的陈述。
2. 出示证据和质证,包括证人证言、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鉴定结论。
三、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合议庭的主持下,根据法庭调查阶段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相互进行言词辩驳的诉讼活动。
四、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这是开庭审理的最后阶段,合议庭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和政策,作出判决并宣告判决结果。
法庭笔录
法庭笔录是书记员对开庭审理活动的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全面地记载庭审的全部过程,由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签名。
审结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审结案件,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民事诉讼法对普通程序的审结期限及延长规定
审结期限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审结。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情况,可以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延长审理期限,必须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最长期限的确定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最长期限。然而,2000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填补了这一立法缺陷。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期限为6个月。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情况,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前的10日内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进一步延长审理期限,必须在审理期限届满前的10日内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审理期限的计算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从立案次日开始计算。以下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1. 民事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2. 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3. 诉讼中止的期间。
结案时间的确定
人民法院判决书宣判、裁定书宣告或者调解书送达最后一名当事人的日期被视为结案时间。如果采用留置送达方式,以裁判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采用公告送达方式,以公告刊登之日为结案时间;如果采用邮寄送达方式,以交邮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通过有关单位转交送达,以送达回证上当事人签收的日期为结案时间。如果需要委托宣判、送达,委托宣判、送达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送达受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书后7日内完成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