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8-17
公告送达是一种法律规定的送达方式,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送达时,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在公告送达中,公告的发出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采取直接送达方式时,常常会遇到当事人拒绝签收的情况。而采取公告送达方式时,需要经过六十日才能生效,这可能导致案件无法在规定的三个月期限内结案。另外,采用一般的留置送达方法,要求现场必须有证人签字作证,但由于各种原因,执法人员难以邀请到证人进行签字作证。这三种常用的送达方式都无法很好地解决执法文书送达的困难。因此,采用公证送达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公证送达,也称为现场公证,是指在送达执法文书时,邀请公证处的两名公证人员一同前往。一旦发生当事人拒签情况,执法人员会在送达回证上记录拒收事实,并由公证人员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作证。执法文书会留置于现场,从而完成送达程序。公证送达的核心内容是公证人员现场作证,以证明送达程序已完成。实践证明,现场公证具有实用、有效且容易实施的特点。只要送达现场有两名公证人员签字作证,无论当事人以何种方式拒收执法文书,执法人员的送达都符合程序要求。这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留置送达因无人作证而导致执法文书无法生效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强制执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不足及程序不合法的问题。公证送达属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送达执法文书是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必要步骤,执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进行的行为。公证送达的核心内容是公证人员现场作证,证明当事人已签收执法文书。因此,公证送达是一种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其意义在于使执法文书产生法律效力,为下一步执法提供基础。公证送达符合《公证法》第二条规定的公证范围。
公证送达实际上是留置送达的一种方式。留置送达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法定的送达方式。公安干警、群众或基层组织等都可以作为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字作证。同样,公证处的工作人员也可以作为证人进行签字作证,只要证人与执法机关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留置送达和公证送达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证人身份不同。公证送达是留置送达的一种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送达时,可以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送达的期限计算是从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在公告送达中,应当在案卷中详细记录公告的原因和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