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用指的是什么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法律知识

土地征用指的是什么内容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9-29

 
8785

土地征用的定义和特征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政行为。国家行政机关有权依法征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土地等。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

行政征收是指取得财产所有权,而行政征用是指取得财产使用权。

土地征用的法律关系特征

土地征用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土地征用的法律关系主体双方是特定的,征用方只能是国家,被征用方只能是所征土地的所有者,即农民集体。
  2. 土地征用具有强制性。
  3. 土地征用具有补偿性。
  4. 土地征用将导致土地所有权的转移。

国家集体土地征用的原则

国家集体土地征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并切实保护耕地。
  2. 保证国家建设用地。
  3. 妥善安置被征地单位和农民。
  4. 谁使用土地谁补偿。

我国土地征用的补偿范围和标准

我国土地征用的补偿范围和标准包括:

  1. 土地补偿费。
  2. 安置补偿费。
  3.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

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

我国土地的所有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制,二是土地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我国农村土地征用是国家与农村集体所有权之间的转移,旨在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相应的补偿后,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

延伸阅读
  1. 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2. 土地性质是否可以过户
  3. 安置房的买卖合法性
  4. 单位集资房屋的使用年限
  5. 粤国土资(建)字〔〕552号

土地利用热门知识

  1. 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代理词
  2.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3. 农村征地款纠纷中的主体资格认定问题
  4. 划拨土地抵押的法律问题解答
  5. 广州市旧城更新改造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6. 依法征用土地的补偿方式
  7. 如何举报非法买卖大队土地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