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01
根据最高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电子邮件、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可以作为证据。这意味着民事诉讼法解释承认了电子证据的有效性。在实际案件审理中,我们常常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手机短信、微信截图等作为证据,尤其在离婚案件和民间借贷案件中应用最为广泛。
然而,这类电子数据的内容很容易被篡改,因此必须满足一定的形式要件,以确保其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
以手机短信为例,如果要将其作为证据使用,应当在庭审中出示,并将短信内容、发(收)件人、发(收)时间、保存位置等相关信息书面摘录,作为庭审笔录的一部分。举证方也可以自愿申请短信公证,并将公证文书作为证据出示。经过法院审查核实后符合证据的"三性"要求,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这样的手机短信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